花木植物谈

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介绍)

2024-05-24 09:06:00260
三唑类杀菌剂?规格:95%、98%原药。那么,三唑类杀菌剂?一起来了解下吧。

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介绍)

三唑类杀菌剂抑制生长排序

氟硅唑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防治梨黑星病,在病发初期喷药,每隔7~10d喷1次,连续4~6次,每次用40%乳油有效剂量40~50mg/L(8000~10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并有兼治梨赤星病的作用。当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可适当缩短。也可用于苹果黑星端正和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谷类白粉病和眼点病,小麦颖枯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大麦叶斑病等。戊唑醇

用途:本品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规格:95%、98%原药。125g/L水乳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3%悬浮剂,80%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

己唑醇作用机理:属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

防治对象: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使用方法: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a.i.)/hm2。以10~20mg/L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20~50mg(a.i.)/L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30g(a.i.)/hm2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250g(a.i.)/hm2];以20-50g(a.i.)/hm2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15~20mg(a.i.)/L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三唑酮:制剂单剂如15%、20%、25%可湿性粉剂,10%、12.5%、20%乳油,10%粒剂等

作用机理与特点通过强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改变孢子的形态和细胞膜的结构,致使抱子细胞变形,菌丝膨大,分枝畸形,导致直接影响到细胞的渗透性,从而使病菌死亡或受抑制。其具有很强的内吸性,披植物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药剂被根系吸收后向顶部传导能力很强,对病害具有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纲真菌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等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玉米、麦类、高粱、瓜类、烟草、花卉、果树、豆类、水稻等。草莓敏感,慎用。

防治对象用于防治麦类(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白秆病、纹枯病、叶枯病、棍腐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丝黑穗病、光腥黑穗病等,玉米圆斑病、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叶黑粉病、云形病、粒黑粉病、叶尖枯病、紫秆病等,大豆、梨、苹果、葡萄、山楂、黄瓜等的白粉病,韭莱灰霉病,甘薯黑斑病,大蒜锈病、杜鹃鹰瘤病,向日葵锈病等

三唑类杀菌剂一览表图

出处:中国种植业大观·农药卷内容内容三唑类杀菌剂化学结构上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羟基(酮基)、取代苯基和1,2,4-三唑基团化合物。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性,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多年应用表明,尚未发现病原菌产生抗性。20世纪70年代以三唑酮为代表进入农药市场,以其卓越药效展示了三唑类农药发展前景,其后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活性结构,每个新品种出现都使用药量和防治谱有所改进。三唑类农药除抑菌作用外,还对植物具有调节生理效能、改变结合基团、又得到杀虫、除草活性。该类杀菌剂应用广泛,作用方式不同于以往杀菌剂,其生物活性很有潜力。总之,以三唑为活性结构组份的化合物,随研究工作所深入进展,必将有更多新品种出现。

三唑类杀菌剂抑制生长排名

氟硅唑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防治梨黑星病,在病发初期喷药,每隔7~10d喷1次,连续4~6次,每次用40%乳油有效剂量40~50mg/L(8000~10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并有兼治梨赤星病的作用。当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可适当缩短。也可用于苹果黑星端正和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谷类白粉病和眼点病,小麦颖枯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大麦叶斑病等。戊唑醇

用途:本品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规格:95%、98%原药。125g/L水乳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3%悬浮剂,80%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

己唑醇作用机理:属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

防治对象: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使用方法: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a.i.)/hm2。以10~20mg/L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20~50mg(a.i.)/L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30g(a.i.)/hm2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250g(a.i.)/hm2];以20-50g(a.i.)/hm2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15~20mg(a.i.)/L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三唑酮:制剂单剂如15%、20%、25%可湿性粉剂,10%、12.5%、20%乳油,10%粒剂等

作用机理与特点通过强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改变孢子的形态和细胞膜的结构,致使抱子细胞变形,菌丝膨大,分枝畸形,导致直接影响到细胞的渗透性,从而使病菌死亡或受抑制。其具有很强的内吸性,披植物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药剂被根系吸收后向顶部传导能力很强,对病害具有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纲真菌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等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玉米、麦类、高粱、瓜类、烟草、花卉、果树、豆类、水稻等。草莓敏感,慎用。

防治对象用于防治麦类(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白秆病、纹枯病、叶枯病、棍腐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丝黑穗病、光腥黑穗病等,玉米圆斑病、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叶黑粉病、云形病、粒黑粉病、叶尖枯病、紫秆病等,大豆、梨、苹果、葡萄、山楂、黄瓜等的白粉病,韭莱灰霉病,甘薯黑斑病,大蒜锈病、杜鹃鹰瘤病,向日葵锈病等

三唑类杀菌剂可以复配

不能。杀菌剂可以和杀虫剂、叶面肥、调节剂等混合使用。除草剂不论灭生性的还是选择性的,都要单独使用。农药杀菌剂的药效受农药的助剂及原药的质量影响。通常不建议与除草剂混用,因为两者混用没什么意义,除草剂和杀菌剂可能会产生一些反应,不利于药效。而且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影响较大。

三唑类杀菌剂对玉米的危害

一般贸易。玉米使用的除草剂很多,如乙草胺,莠去津,硝磺草酮,烟嘧磺隆等,后茬种植大豆影响不大。杨凌绿保

以上就是关于三唑类杀菌剂的相关介绍,4如有中毒情况发生,应立即就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